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立格局,找路径。
2019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宏观经济形势将如何变化?作为拉动经济发展主力军之一的交通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又将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企业如何抓住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在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的态势下,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并有效推动实施,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
这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在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1月19日,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指导,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办,北京源清慧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领航风向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
辨大势,立格局,找路径。围绕会议主题,5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4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对话交流,参会代表带着问题困惑和专家们深入研讨。来自金融投资、战略规划、咨询服务领域的资深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形势,梳理行业,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交通委员会秘书长陆旭东表示,本次研讨会重在深度交流和充分研讨,意在通过跨界的视角和思维,帮助交通运输企业拓展事业宽度,阐释发展困惑,更加稳健地掌控企业发展未来。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常务副会长杨素荣,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原巡视员、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家镇,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副巡视员、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专家委员胡滨出席会议。
(以下专家和企业代表在主题演讲环节和对话环节的演讲发言概要,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主题演讲】
呼唤供给侧改革2.0版本
演讲专家:刘陈杰,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新供给经济学五十人论坛成员。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刘陈杰首先对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他认为,在2012年前,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长达30年的时间。2012年~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在2014年,资本市场开始脱离经济基本面,资金外流现象显现,对于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过低,甚至开始低于融资成本。
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刘陈杰认为还将经历三年左右的经济增速放缓期,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预计在2021年将会开始企稳并保持在一个平台上。
针对经济增长杠杆率的变化,刘陈杰分析指出,2018年杠杆率水平不断下降,但是从2018年12月后,杠杆率开始向上抬头。考虑到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压力和再融资需求,杠杆率抬头的幅度和持续性,将对2019年经济走势产生关键性影响。
刘陈杰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建投资增长非常看好。他认为,出口拉动下滑,消费增长不明显的形势下,基建仍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方式。为此,高层提出了新型基建的概念,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强。刘陈杰相信在2019年两会之后,中央在基建和交通领域的投资将会增加发展力度。
2018年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与公路交通发展趋势
演讲专家:李晓峰,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20年到30年大规模集中建设高等级交通干线网络的时期。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分别于1998年和2008年起步快速发展。李晓峰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交通特别是公路投资建设的前景。他认为,从发展需求看,交通建设预计还有10年左右的集中建设期,但要取决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十三五仍是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同时养护高峰期也将一并到来。
2019年交通新增投资预计1.8万亿,相比2018年2.3万亿有所减少。李晓峰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需要促投资、稳增长;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多年来累积的存量债务风险逐渐显现;一些在建项目停建缓建,高速和普通国省道等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预测2021年至2030年,高速公路建设高峰明显退坡,估算总投资6万亿元;而普通国道、省道、农村公路的预计投资将会达到13万亿元。
李晓峰提出公路养护需求巨大。公路建设需求开始逐渐降低,而养护需求快速上升,预计公路行业十三五养护资金需求将超过1.5万亿元的规模。十四五期间大部分省市公路建设与养护的需求将达到总体平衡,东部一些地区养护需求甚至将超过建设需求。
李晓峰认为交通行业在安全和环保两个领域的发展潜力会持续释放,将成为交通发展的新兴热点。
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初步认识兼论交通产业投资热点
演讲专家:吕广丰,北京九鼎大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裁。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吕广丰分析了宏观经济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走势后,聚焦到交通领域的发展投资对策。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产业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港口和机场-铁路-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发展转移的过程,同时,也由东部-中部-西部转移的过程。未来“一路一带”国家将成为交通基础建设的主体。
吕广丰认为交通产业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将成为投资的重点。一是大型骨干企业已经形成,并成为垄断企业;二是交通设备中部分配套及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中有一批优质并具有创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将成为投资的重点之一,包括飞机制造中的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细分领域和企业;火车(动车、地铁)中的电气化、智能化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企业等等。
与此同时,吕广丰看好以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升级为重点的交通服务产业中的企业仍是投资的热点。重点包括交通设计、交通检测与监理、公路维护、公路铁路沿线灾害治理和交通智能化信息化等企业是财务投资的重点之一。
吕广丰特别谈到交通产业中的并购,他认为交通产业中的并购将是未来投资的重点之一,在智能交通、交通检测与监理、交通维护服务、交通制造等一些领域的并购,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将成为并购的主角。
企业战略规划方法论——战略思维和战略方法
演讲专家:李冠强,君大咨询首席战略专家、和君咨询专家顾问。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在李冠强看来,战略是一种有意识、有预计、有组织的行动程序,是解决一个企业如何从现在的状态达到将来位置的问题。
李冠强从战略思维、战略方法和战略实践三个方面分享了企业战略规划的方法。在综合阐述战略思维的发展脉络后,李冠强分享了他对战略定力的深刻理解,并且从产业方向、战略方向、创新方向、金融方向、供应链系统方向,价值链系统方向谈了他对企业战略问题的六个方向体会以及实施的战略路径。
最后,李冠强以著名企业家和战略大师稻盛和夫为原型,深入剖析了经营十二条的战略精髓之所在,与会代表引发了积极反响。
航天与华为创新战略——结硬寨,打呆仗
演讲专家:冷力强,北京大希智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咨询顾问、总经理。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冷力强首先分享了他对航天与华为创新战略顶层架构——集成产品开发IPD的认识和理解。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我国航天事业和通讯巨头华为公司,尽管分属不同领域,但是在IPD的实施路径上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面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率不断下滑的困境,冷力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IPD的具体方法和落地举措,并通过他主导实施的多个项目,谈了企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深入讲解了培训导入、典型试点与调研诊断、本地化试点推行、推广实施和持续改进的具体实施要义,参会代表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对话交流】
主持人:
陆旭东,交通委员会秘书长,交科院科技集团总经理。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嘉宾:
张海明,正平路桥建设股份公司总裁。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正平股份成立于1993年,是市政路桥领域的施工企业,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后,重新规划制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暨“四商兴正平、四业同发展”。
四商兴正平
四商兴正平指的是企业在纵向上对产业链的战略规划,由单一的路桥建造商,向建设投资、产品制造、综合运营领域扩展。目前,正平股份以投资作为引擎推动企业发展,在钢制波纹管制造,电动车充电桩制造等领域,取得发展成绩。
四业同发展
市政,公路,水利,城镇化,是正平股份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横向发展的四个板块。正平股份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资产性投资将发展领域拓展到水利和城镇化领域,旨在打造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四个板块的协同性已经显现,在电力和水利两个领域并购的企业在第一年就取得了非常好的增长业绩。
嘉宾:
凌晨,苏交科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苏交科集团成立于1978年,2002年完成改制之后,苏交科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快速发展进步。2012年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基建咨询类上市企业。2017年,营收规模达到68.5亿元,在2018年也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苏交科在发展之初,就深刻认识到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先后聘请国际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苏交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1136”发展战略。
“1”即企业在2020年力争完成100亿元的营收目标;
“1”是建设一个平台,从业务增长和运营管理两个方面为平台和企业发展赋能;
“3”创新、资本、跨境经营。通过矩阵式管理方式创新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走出国门,目标成为国际一流的咨询公司。
“6”,围绕咨询的主营业务,在规划设计、土木检测、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智慧城市、教育培训方面扩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战略是方法论,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变成每位员工思考的问题,形成从下至上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推动。战略的输出是一种文化,为客户创造价值,满足客户的需求,是苏交科对外业务发展的诉求;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价值,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例如项目经理,是苏交科的核心价值。
嘉宾:
吕洪程,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1年成功上市,年产量达到1000万平米,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反光膜生产企业。道明光学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不断自我革新中实践创新,传统优势业务增长稳健,多项业务齐发力。公司紧紧抓住国内车牌膜、车牌半成品和车用反光背心等积极的市场形势变化,进一步拓展客户资源,快速提升玻璃微珠型反光材料市场占有率; 2018年,道明光学圆满完成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并购华威新材料的工作,这是道明公司在战略转型升级上迈出的坚实一步,也加速了公司转型为综合性功能性膜材料生产企业的战略目标,道明真正从全球少数拥有玻璃微珠型和微棱镜型全系列反光材料生产能力的领先企业提升为综合性功能性膜材料生产企业。
道明光学将加快市场拓展,深挖存量市场,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现有业务。在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持续加大“无反光 不安全”的宣传推广活动,并进一步增加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确保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在反光材料这个细分市场,取得快速发展和龙头发展地位。
嘉宾:
王鹏军,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
辨大势 立格局 找路径——2019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无线智能传感器、传感云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清华大学专利技术、创投资本和具有国际视野的经营团队联合孵化的成果。专注于为基础设施提供无线智能传感系统和云数据服务,帮助客户快速部署、管理、运营自己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及业务。服务的行业包括包括交通、高铁、风力发电等领域。
源清慧虹无线高智能传感技术从无线组网、智能分析到应用平台都已形成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开发了一系列高精度、智能化、低功耗、长寿命的结构监测和检测用传感器;传感云服务及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和无线传感网理念,可为用户提供设备状态监控、任务配置,数据可视化,报表订阅、推送,状态预警、分析、自定义开发等功能,为海量数据提供全方位的常规及专业处理工具、方案,可应用于智慧基础设施的物联网应用或基础系统。
2018年,源清慧虹由技术为核心向应用为核心发展转型,企业营收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作为一个初创型企业,源清慧虹希望将企业的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50%以上。
为此,源清慧虹在人才、技术、资本和规模四个方面上着力布局。进一步夯实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小步快跑”的融资策略,控制企业融资增长速度,力求用更加稳定的资本和市场规模扩张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