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评价会顺利召开

2022年4月12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会”)在北京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评价会。此项目由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申请,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等8家单位参与。

2022年4月12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会”)在北京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评价会。项目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申请,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等8家单位参与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原巡视员刘家镇、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赵之忠、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冯乃谦、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林、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薛忠军、北京市政路桥控股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浩、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冯德成、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中心研究员王稷良等9位专家参加了本次评价会。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秘书长王兵、标准工作部主任王彦、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副秘书长宫兵出席会议。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董事长蔡军旺和研发团队在线上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交通运输委员会副秘书长马新主持。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等作为建筑原料,同时鼓励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低碳建材产品的研发应用。这是“低碳混凝土”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务院颁发的重磅文件之中,意味着低碳混凝土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将承担更多责任。

我国是世界上硅酸盐系列水泥第一大生产和使用国,年产量已连续20年居世界第一,连续7年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目前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13.6%。因此,将工业废渣作为活性掺料替代部分水泥熟料,减少水泥熟料的用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的需求,国家层面正在加强各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科学先进、国际接轨的技术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作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的公路建设行业,应积极探索低投入、低消耗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成果转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程建设管理、规划设计、新材料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技术型企业,近年来在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组成、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并在实体工程中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尽快将这项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在节能降碳、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向交委会提出了成果评价申请。

与会专家听取了申请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认为申请单位所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评价要求。项目通过大量国内外调研、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及工程验证,对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采用了碱金属离子吸附剂、缓冲型复盐催化剂等技术,充分发挥了碱激发和硫酸盐激发的协同作用,终凝后水化进程显著加快,钙矾石形成的速率和数量明显增加,7d和28d 强度显著增加。

2、通过优化矿渣、粉煤灰、石膏、水泥熟料及添加剂的配比,研发了优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和抗渗能力的新型石膏矿渣基超缓凝低碳胶结料,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3、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成果已在济青中线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等工程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经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批复同意,于2017年11月23日正式成立,秘书处挂靠于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旨在整合交通运输行业相关资源,发挥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优势,开展团体标准立项研制、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成果推介、专家智库咨询、品牌推广宣传等服务。同时,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委托,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的推荐、申报和初评工作;推荐优秀的科技成果参与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的入库评选。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