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固结扩盘桩成套工艺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顺利召开

2022年5月18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会”)在北京以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大直径固结扩盘桩成套工艺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

2022年5月18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会”)在北京以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大直径固结扩盘桩成套工艺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原巡视员刘家镇、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赵之忠、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协会公路分会理事长钟建驰、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周绪利、中交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君黎、中交一公局原总工刘元泉、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原铁建所书记刘晓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桥梁分院院长侯旭等8位专家参加了本次评价会。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秘书长王兵、标准工作部主任王彦,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秘书长刘涛、副秘书长宫兵出席会议。会议由交委会副秘书长马新主持。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桥梁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各种桥型都在向大跨度方向发展,特别是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斜拉桥及悬索桥越来越普遍,对下部桩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长、大直径桩基础越来越多,给桥梁设计及施工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受施工设备的制约,桩基础不能无限度地加长、加粗;二是长桩、超长桩易塌孔,施工风险大,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大直径、超长灌注桩自重大,对承载力的损耗也更大。通常情况下,普通的钻孔灌注桩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固结扩盘桩(简称:固盘桩)是在普通灌注桩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桩基础型式,其核心是在预先设置的复合固结体中进行盘腔成形,灌注混凝土后形成突出于桩身的盘体,且盘体嵌于复合固结体之内并与其融为一体。该桩型不仅具有提高桩基础承载力、缩短桩长及减小沉降等优点,同时又可有效避免普通桩基础存在的易塌孔的风险和缺陷,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引黄济青大桥全长983m,上部结构分别采用1-108m钢桁架及1-70m钢混组合梁,其13#共用墩恰好位于引黄济青高输砂渠与低输砂渠之间的堤身上,两道水渠堤坝宽13米。若采用承台加群桩基础的设计方案,承台易形成阻水断面,对防洪不利,根据水利厅洪评批复要求,在高低渠之间不能设置承台、系梁,若设置13#墩就必须采用大直径桩柱式桥墩。但是,由于存在超厚砂土层的塌孔风险,采用常规超大直径、超长桩基础方案,风险过大,不可行。如果取消该墩台,则引黄济青干渠桥跨度达到了178米,需要采用斜拉桥的形式,这样造价需要增加2亿多元。因此,经过充分论证,项目建设方决定采用“大直径固结扩盘桩技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项目承担单位针对工程特点,在前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本科研项目,对大直径扩盘桩工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尽快将这项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在引领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向交委会提出了成果评价申请。


与会专家听取了申请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认为申请单位所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评价要求。本项目通过大量国内外调研、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及工程验证,对大直径固结扩盘桩成套工艺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首次研发了3.5m大直径护壁固结体扩盘超长桩基础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和标准;

2.改进优化了长螺旋高压旋喷桩设备及钻孔垂直度控制方法,提升了设备能力和工效;

3.研发了桩基础深位固结体内旋切扩盘技术和工艺,提升了成孔质量。

4.本项目获得五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已在沾临高速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固结体内旋切扩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